[1] |
曹志强, 张春红. 树突状细胞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 37(12): 813-816. |
[2] |
陈巧萍, 朱国兴, 杨素莲, 龚玲, 余建华. 罕见副肿瘤性天疱疮合并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患者的护理[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 37(1): 47-49. |
[3] |
钱青, 高春岩, 申宇鸿, 宋世珅, 郭乃洲, 高雯.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髓系树突状细胞CD47的表达[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 36(6): 330-334. |
[4] |
周彦君, 熊心猜. 毛茛致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一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 36(4): 234-235. |
[5] |
郑晓丽, 梁官钊, 史冬梅, 沈永年, 刘维达, 陈官芝. 伊曲康唑抑制小鼠树突状细胞迁移及MMP-2、MMP-3、MMP-12与RANTES的分泌[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 34(6): 340-344. |
[6] |
冯涛, 闫薇. 文身染料所致接触性皮炎二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 34(10): 612-615. |
[7] |
吴绍勇, 冉启志. PICC置管术后透明敷料贴敷致接触性皮炎资料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 34(1): 21-24. |
[8] |
曾凡杞, 冉灵芝, 胡鹏飞, 刘鹄荫. 重组Ad-SOCS1介导的树突状细胞源外泌体对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的影响[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 33(7): 398-402. |
[9] |
李天航, 史冬梅. SOCS调控树突状细胞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 33(7): 440-443. |
[10] |
王玉, 刘静, 薛亚东, 田静.
枸地氯雷他定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中Th1/Th2的影响
[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 33(3): 156-158. |
[11] |
雷蕾, 蒋瑾瑾, 顾军. 组胺受体H4R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体内树突状细胞的调节作用[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 33(11): 645-648. |
[12] |
赵 莹, 张小婷, 蔡泽明, 叶艳婷, 张 斌, 章星琪. 斑秃皮损凋亡因子Annexin V表达及与T淋巴细胞浸润的相关性[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 32(5): 263-266. |
[13] |
李芸 何志新 刘跃华 孙秋宁 方凯. 种痘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T细胞增生性疾病一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 32(3): 167-. |
[14] |
黄 蓉 刘 剑 熊洪平 叶尚勉.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sHLA-G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表达[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 32(2): 98-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