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丽媛, 杨文浩. 儿童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 39(3): 151-155. |
[2] |
黄亮梅, 史建强. 内质网驻留蛋白UNC93B1及TLR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作用及治疗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 39(1): 51-55. |
[3] |
孔泽琳, 皮庆友, 周桂芝, 李晶. 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IIIC+D型一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 38(8): 530-534. |
[4] |
魏腾超, 周桂芝, 施仲香, 刘红. 以眼睑和头皮红斑为表现的早期皮肤型红斑狼疮一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 38(8): 549-552. |
[5] |
周杰, 李娇, 汝林城, 金倩玮, 郭芸. 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和血糖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 38(6): 405-408. |
[6] |
李敏, 夏育民. 系统性红斑狼疮男性患者临床特征研究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 38(3): 190-194. |
[7] |
王娜, 刘红, 吴卫志, 张朝霞, 周桂芝, 施仲香, 张福仁. 阿达木单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HSV相关性慢性复发性多形红斑一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 38(1): 34-36. |
[8] |
路文华, 郭佳, 曹杜玲, 朱武. 重组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成功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一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 37(8): 525-527. |
[9] |
赵迪, 邓丹琪.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结核病的相关性[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 37(8): 549-552. |
[10] |
徐聪聪, 陈浩, 孙建方. 单侧眼睑肿胀性红斑狼疮三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 37(7): 445-447. |
[11] |
曾君, 李时飞, 周小芳, 汪婷, 宋志强, 翟志芳. 血清PS-PLA1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相关性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 37(5): 281-285. |
[12] |
于琛, 葛少莉, 王慧敏. 并发缺血性骨坏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危险因素meta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 37(4): 239-244. |
[13] |
于越乾, 付希安, 暴芳芳, 周桂芝, 陈声利, 陈学超, 刘红. 沿Blaschko线分布的四例炎症性疾病临床病理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 37(10): 650-652. |
[14] |
陈显侠, 余炳前, 郑佳媛, 牛桃香, 李一凡, 骆志成.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二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 36(7): 415-416. |
[15] |
温志华, 姚煦.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资料分析[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 36(5): 259-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