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2024, Vol. 40 ›› Issue (5): 321-325.doi: 10.12144/zgmfskin202405321
孙丽姣,冯淑梅,吴珊,张宏茂
SUN Lijiao, FENG Shumei, WU Shan, ZHANG Hongmao
摘要: 目的:对2001-2020年甘肃省不同防治阶段麻风新发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本地区麻风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描述“2001-2005年麻风防治规划”(“十五”期间)、“2006-2010年麻风防治规划”(“十一五”期间)、“甘肃省消除麻风危害规划(2011-2020年)”(“十年规划”期间)不同防治阶段甘肃省麻风新发病例资料。结果:2001-2020年甘肃省不同防治阶段共新发麻风例117例,年均发现率为0.022/105,总体呈现下降趋势(AAPC=-3.276,P<0.05),局部呈锯齿状分布。“十五”期间年均发现率显著高于“十一五”(Z=-2.227, P=0.026)、2011-2015年(Z=-2.552,P=0.008)、2016-2020年(Z=-2.207,P=0.032)期间。儿童病例占总新发病例的3.42%,在三个防治阶段中均有发现。15~40岁病例呈现下降趋势(χ2趋势=10.583,P=0.001),41~64岁病例呈现上升趋势(χ2趋势=6.897,P=0.009),其他均无明显变化趋势。具体发现方式中皮肤科就诊发现显著上升(χ2趋势=16.108,P=0.000),其他趋势均无明显变化。“十年规划”期间2016-2020年期间Ⅱ级畸残比为64.0%,明显高于其他两个阶段(χ2=15.875, P<0.05)。结论:2001-2020年不同防治阶段甘肃省麻风发现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新发病例高龄化、长延迟期、高畸残仍然十分突出,需持续加强麻风早期发现工作。